青少年上网安全案例发布 游戏交易诈骗入选
2015/9/10 13:23:19 来源:手机网游第一门户-手游之家
昨日,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了《2015年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—案例篇》,《报告》详细介绍了网上兼职诈骗、虚假中奖诈骗、游戏交易诈骗、二手交易诈骗和虚假购物诈骗五种诈骗形式的十大案例。
有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为1亿至1.2亿左右,占中国网民总数的16%-20%之间,我国网络用户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。
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特聘专家裴智勇表示,“青少年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,但又有一定的消费需求,加上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,警惕性低,因此很容易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“囊中之物”。其中,网上兼职诈骗、虚假中奖诈骗、游戏交易诈骗、二手交易诈骗和虚假购物诈骗是青少年最常接触,最容易受到侵害的5种网络诈骗形式。
此前,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《2015年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—数据篇》显示,今年1-4月,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6211起,其中,16岁以下青少年报案总数为124起,约占全体网民报案总数的2.0%,较2014年同期上涨了0.2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14岁是一个危险期,14岁的报案者数量是13岁的报案者数量的3倍多。
从具体途径来看,在PC端,青少年主要因社交而上当受骗,这一群体占52%,其次是购物网站(20%)、游戏网站(20%);而在手机端,诈骗短信排名第一,占39%,其次是钓鱼网站(29%)、诈骗电话(26%)。
面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,本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特意与“六一儿童节”相结合,旨在把青少年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作为重点,与此同时,我国首个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也同步揭牌。
截止目前,国家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基地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。短短6天时间,科普基地就累计接待约35000人。据活动现场负责人介绍,该基地由360公司独家技术指导,综合运用了4D场景体验、多人体感互动、语音识别、闯关游戏等形式,展示了互联网世界中的网络威胁,介绍了互联网中应有的秩序,可以让青少年在亲身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,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。
相关文章
热门推荐

扫一扫即可下载
微信公众平台

扫一扫即可下载
手游之家下载中心